?
與非網(wǎng)親愛滴網(wǎng)友們,我是今天的主播——愛八卦、最愛八卦的小與。
本周開始,與非網(wǎng)將推出一檔全新的行業(yè)八卦欄目《芯八卦》。產業(yè)事件、企業(yè)動向、技術趨勢盡在有據(jù)八卦、有理胡說中,我們的口號是:八卦我們是認真的!
本期八卦內容包括:
1. 小米松果亮相,芯路到底將怎樣?
2. 指紋芯片大賣,華為 P10 只翻匯頂?shù)呐疲?br />
3.ADI 與安富利分手,錢字面前幾把刀?
4. 自動駕駛的順風車,載不下這么多初創(chuàng)公司?
5. 紫光國芯收購屢屢流產,資本運作當真行得通?
視頻版《芯八卦》請點這里>>>>>>>這里
?
八卦事件一:小米松果
2 月 28 日,小米自研松果處理器澎湃 S1 正式亮相,這顆芯片的定位是什么?中高端。在發(fā)布會結束的第一時間小米手機官方微信便發(fā)布了“新里程碑!小米澎湃 S1 自研中高端芯片發(fā)布,小米 5c 首發(fā)搭載”的文章,明確指出:澎湃 S1 —— 首款小米松果自主研發(fā)手機芯片正式向全世界發(fā)布,定位為“可大規(guī)模量產的中高端芯片”。
?
?
?
我們來看看澎湃 s1 的實力究竟如何,我們來看看官方解讀:
- 自主研發(fā) 的 SoC 平臺,包括 CPU、GPU、ISP、射頻基帶等手機核心組件;
- 八核 64 位處理器,性能與功耗的平衡;
-32 位高性能語音 DSP,實現(xiàn)通話更清晰;
-14 位雙核 ISP 處理器,實現(xiàn)拍照更清晰 - 可升級的基帶,底層性能持續(xù)提升
-TEE 架構,芯片級安全保護
?
官方測試成績對彪聯(lián)發(fā)科 P20,略優(yōu)于高通驍龍 625。
?
關于小米研制芯片的“未來”計劃,雷軍卻始終守口如瓶。
?
那么我們來看看內業(yè)的觀點:
1. 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盡管雷軍強調“這不是一個 PPT 芯片,因為我們已經(jīng)量產了”,但小米手機芯片自供比例并不明朗,也許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至少近期是如此。一時間砍掉聯(lián)發(fā)科、高通的大單基本沒可能。
但松果對小米卻是一場完美的營銷,對于品牌力的提升也許要高于產品的意義。產品角度而言,對于未來小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及產品自主性是有益的。
?
2. 松果中高低端全布局難實現(xiàn)
盡管松果定位于中高端,目前看瞄準的是千元機,這與麒麟的中高端還是有差距的。
談松果的未來,必須要以麒麟為參考。海思麒麟是沒有入門級芯片,海思麒麟 9 系定位高端、麒麟 6 系定位中端,究其原因不外乎成本以及品牌角度。
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入門級”芯片體驗不佳,就是自砸招牌。因此猜測松果芯片今年內不會全方位鋪開,定位也將繼續(xù)中高端的走下去,而真正用在高端機上的松果處理器何時來還是一個迷。
3. 為生態(tài)系統(tǒng)而生,存>亡
官方強調“從小米生態(tài)而言,小米芯片顯然不只是小米手機用,而是可以應用在米家生態(tài)鏈產品中,這也是小米芯片的大機會,相信這也將是小米芯片未來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如果只是為手機而生,那存與亡的比例似乎對等,畢竟有海思的成功案例以及 LG 的失敗案例做參考。但是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而言,似乎存的概率要大于亡。
?
八卦事件二:指紋芯片
本屆 MWC 2017,華為可謂是出盡風頭,華為 P10 一出,高端感在價格的襯托下顯得更為明顯。售價方面,華為 P10 為 649 歐元,華為 P10 Plus 的 64GB 和 128GB 版本售價分別為 699 歐元(約合人民幣 5066 元)和 799 歐元(約合人民幣 5791 元)。?
P10/P10 Plus“一體化”前屏面板設計以及前屏隱藏式 Home 鍵“隔屏”指紋認證的功能首次在華為旗艦機型中應用。于是關于指紋識別的話題火了。
關于這個“黑科技”,來自匯頂科技的文章也一時間鋪天蓋地。那么華為 P10 的指紋芯片完全有匯頂科技供應?據(jù)業(yè)內知情人士透露,并不是這樣。華為 P10 的指紋芯片來自于 FPC 和匯頂,而 FPC 是一供、匯頂科技是二供。
指紋芯片今年將是一塊肥肉。預計今年智能手機指紋芯片需求量可望從去年 的 2 億顆倍增至 4 億顆,包括 FPC、思立微、神盾、匯頂?shù)戎讣y芯片廠商持續(xù)放量,也帶動晶圓代工廠訂單大增。據(jù)預測,2017 年指紋芯片將持續(xù)塞爆 8 寸廠產能。近期消息稱,格羅方德和聯(lián)電和艦廠分別拿下思立微和匯頂?shù)闹讣y芯片訂單??芍^是有錢大家一起掙。
?
八卦事件三:ADI 與安富利分手
情人節(jié)本是一個好日子,可是 ADI 與安富利卻分手了。2007 年 5 月,ADI 任命安富利電子元件部為其首家泛亞洲分銷商。如今剛好十年,ADI 取消安富利的代理權。
?
究其原因,據(jù)說是自從 148 億美元大手筆收購凌力爾特之后,ADI 資金鏈一直很緊張,從哪里找錢呢?ADI 選擇從安富利下手,他要求降低安富利在產品線的毛利,從 5-8%降到 3%。作為全球第一代理商,安富利怎么可能輕易屈服?他寧愿放棄 1 年 1.5 億美元 ADI 銷售額的生意也誓死不從。
我們來看看內容人士的分析:
如今大代理商與大原廠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一方面是利潤問題正如 ADI 與安富利為錢鬧翻臉的情況,如今整體利潤不如以前,而無論代理商還是原廠都在尋找利潤的增長;另一方面是產品方案的轉型,之間芯片原廠聚焦點在于芯片本身,代理商的工作類似于集成商,幫助客戶提供結局方案。如今芯片原廠更傾向于推出 Turn-key 包括軟硬件的全套方案,那么代理商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也許目的就是分手,手段才是壓價。
八卦事件四:自動駕駛落地問題
近日重磅消息稱百度成立智能駕駛事業(yè)群組(IDG),由自動駕駛事業(yè)部(L4)、智能汽車事業(yè)部(L3)、車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Car Life etc.)共同組成,陸奇掌舵百度無人駕駛,王勁不再擔任自動駕駛事業(yè)部(L4)總經(jīng)理。這無疑是國內自動駕駛的又一大動作。
?
2016 年自動駕駛大事件不斷,2017 年開年自動駕駛再掀風波。谷歌起訴 Uber 盜竊無人駕駛技術、華為一再否認造車卻與清華大學在深度合作,就連美團都有打造大規(guī)模量產自動駕駛車的野心……
這場軍備競賽中有太多股力量,傳統(tǒng)汽車廠商、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初創(chuàng)企業(yè)等等,也可以劃分為科技巨頭與初創(chuàng)公司兩股勢力。
?
在無人駕駛圈流行著四個詞:跳槽、挖人、收購、創(chuàng)業(yè)。
這場軍備賽,與其說是技術之爭,不如說是一場人才之爭,愈加激烈的人才爭奪戰(zhàn),讓大量汽車技術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崛起則讓科技巨頭與汽車廠商的關系更加劍拔弩張。
據(jù)各路消息稱,卡內基梅隆無人駕駛實驗室的人要被挖空了,谷歌挖、特斯拉挖、uber 挖、中國企業(yè)挖。
然而業(yè)內人士考證,事實并非如此,被挖走的不是卡內基梅隆無人駕駛實驗室的,更無挖空這一說。
?
如今自動駕駛被炒得這么火,大有即將普及的勢頭。但情況果真如此?
答:別把這事想的太美好!
也許無人駕駛真正落地還需要 10 年甚至 20 年。那么這場軍備競賽中,肯定要死一片初創(chuàng)企業(yè)才能走向成熟。畢竟對于初創(chuàng)公司而言,“錢”是一大問題,幾輪融資之后還堅持不到自動駕駛落地那一刻,死掉是肯定的。也許被收購成了一種完美的選擇,但是沒實力,也不會有多少巨頭來買單。
?
相對而言,有“錢”的科技巨頭就不一樣了,畢竟財力、人力是堅實的靠山,自動駕駛不成功也能及時轉移路線,唯一的問題就是裁員而已。
同樣,自動駕駛的落地與監(jiān)管有著密切關系。若監(jiān)管比較輕松,估計行業(yè)起來的會比較快;若監(jiān)管較嚴格,落地問題也會收到影響。
?
八卦事件五:紫光國芯
紫光國芯在 2015 年拋出 800 億元定增案震驚 A 股市場,而今看近兩年卻并非如魚得水一般。800 億元融資,擬將投向存儲芯片工廠、收購中國臺灣力成 25%股權以及對芯片產業(yè)鏈上下游公司的收購。目前而言,時間完全沒給出答案,800 億定增沒有任何“落地式”進展。
?
2017 年第一個月,其歷時一年之久的 61 億收購項目就宣告“流產”,這也是其近來第二起重組失敗項目。紫光國芯成為中國臺灣力成科技第一大股東、南茂科技第二大股東的美夢也破碎了。
?
如今在再融資新規(guī)之下,紫光國芯也步入了十字關口。行業(yè)分析師表示,如果按照再融資新規(guī),紫光國芯 800 億元定增項目將會面臨終止。
?
紫光國芯雄偉宏圖屢屢受阻,可謂有錢沒成績。
?
800 億哪里來的?錢來自產業(yè)資本。正如趙偉國的話:科技產業(yè)與資本相結合,你才能有源源不斷的資本投入。資本獲利實際上不是通過企業(yè)獲利的,而是通過資本市場獲利的。如果把它描述為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
?
趙偉國也曾表示要利用資本平臺解決技術和人才難題。他曾直率表達,“你不讓代工廠去投資,我可能就在大陸去另搞一攤,結果是層次上雖然有所差距,但通過資本引進人才,我慢慢會接近你,最終受傷的還是中國臺灣產業(yè)?!?/p>
在大基金的背景下,紫光系作為本土 IC 企業(yè)的代表,似乎在打造一艘三星一般的中國半導體航母。然而紫光似乎利用資本市場運作,以資本獲利來做產業(yè)。
有市場人士表示,“這完全是利用資本泡沫,泡沫破滅紫光國芯下場將很慘?!?/p>
中國芯片生產線的爬坡速度是慢慢上升的模式,靠產業(yè)掙錢的確還要等很久。資本市場能否為了一場故事買賬,想必也會越來越難。
就用一句話結尾吧:講故事人,要真的有故事才行。
本期《芯八卦》就到這里,我們下期見。
與非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