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從治療腦疾病到提升人機交互,侵入式腦機接口預示著一個更加互聯互通的未來。浙江大學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成果,特別是在精準控制和長期穩(wěn)定性方面的突破,標志著中國在全球科技舞臺上的重要地位。
在當今科技界,腦機接口(BMI)技術正迅速成為一個熱點領域。2023年12月21日,南湖腦機交叉研究院王躍明教授在第二屆南渡江論壇上的最新演講為我們揭示了這一領域的革命性視角和未來可能性。王教授首先定義了腦機接口,特別強調了侵入式腦機接口的重要性。他構想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未來,人類智能與機器融合,通過在大腦內植入微型電極,實現大腦與機器間的直接通信。這一愿景不僅與埃隆·馬斯克等科技巨頭的研究方向相契合,而且在治療神經疾病、運動康復等領域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在回顧侵入式腦機接口的發(fā)展歷程時,王教授提到了從早期的動物實驗到90年代Chapin教授在大腦記錄方面的突破。特別指出,在過去幾十年中,這一技術經歷了停滯期,但最近隨著2023年的一系列突破性研究,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再次活躍起來,顯示出其熱度和重要性。
浙江大學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受到了王教授的重點介紹。他詳細闡述了從顱內信號讀取到控制外部機器的整個技術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到了手寫漢字的研究成果,展現了腦機接口在理解和解碼復雜語言模式方面的巨大潛力。這些研究不僅表明了腦機接口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也為未來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在技術細節(jié)方面,王教授深入討論了如何利用微絲電極記錄大腦中的神經元活動,并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機器可以理解的指令。他強調了在讀取和解釋腦電活動時的精確性,以及最小化對大腦的侵入和損傷的重要性。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目標:如何更有效、更安全地利用這些先進技術。
王教授還提到了侵入式腦機接口在醫(yī)療和康復領域之外的潛在應用。他著眼于這一技術在增強現實、智能機器人控制以及新型人機交互方式方面的應用。這些潛在的應用領域不僅展示了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多樣性,而且預示著它們將極大地擴展人類的能力和體驗。
在演講的最后部分,王教授討論了侵入式腦機接口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確保長期穩(wěn)定性、提高生物兼容性以及處理倫理問題等。他強調了對這些挑戰(zhàn)的持續(xù)研究,以及在確保技術安全和有效性方面取得的進展。通過這些討論,王教授展現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視角,不僅關注技術的發(fā)展,也關注其在社會和倫理層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