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新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 Form 10-Q 文件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中國市場營收為 14 億美元,同比翻了一番多。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總營收為 60.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63.5 億美元下滑 5%。業(yè)績耀眼的一點是其在中國市場的營收為 14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6.9 億美元相比增長 102.9%。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營收為 23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14.69 億美元相比增長 56.6%。
第二季度,特斯拉電動汽車總體產量為 82272 輛,環(huán)比下降 20%。其中,Model 3/Y 產量為 75946 輛,Model S/X 產量為 6326 輛。特斯拉表示,上海工廠 Model Y 的生產線正在建設,首批計劃在 2021 年交付。此外,特斯拉預計到 2020 年底,國產零部件率將達到 80%。很顯然,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給特斯拉帶來的“奇跡”無疑是巨大的,建廠一年就已經實現量產,并且還帶動了本土化發(fā)展的巨大契機,由于迎合了政府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特斯拉的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的調整,未來隨著不斷地本土化制造,供應鏈本土化率的提升還會讓特斯拉的整車價格出現下滑,這樣對于未來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提升還是大有助益的。
同時,馬斯克無疑看到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以及產業(yè)工人的能力和上海汽車制造的優(yōu)勢,因此計劃今年要投資繼續(xù)建廠,滿足 Model Y 車型的生產。而上海效率無疑刺激著特斯拉快馬加鞭地“往前沖”。最新消息顯示,特斯拉已在上海啟動大規(guī)模招聘,計劃為中國的造型中心聘請多名設計師和 1000 多名工廠工人。在中國的繼續(xù)投資對于特斯拉無疑是非常有益的一種發(fā)展方向,中國市場對于新能源車的需求無疑還是非常旺盛的,再加上政府的補貼,以及地方政府對于新能源車的一系列傾斜政策,比如車牌、停車位、限行政策等方面的優(yōu)惠或者方便,都“誘導”消費者在選擇購買新車的時候,充分考慮新能源車。
如今特斯拉計劃在上海擴充產能,有幾方面的好處:其一是本土化運營需要本土人才的加盟,這樣更有利于本土車型的銷售以及滿足本土消費者的一些特征和需求。特斯拉已經首次準備在中國招聘設計師。特斯拉計劃在中國設立一個設計和研究中心,以生產“中國式”汽車,那么就必然需要中國本土人才。
其二是中國產業(yè)工人的能力讓特斯拉敬佩。上海作為老牌的汽車工業(yè)基地,產業(yè)工人無疑也是質量非常高的,特斯拉已經在上海嘗到了甜頭,因此繼續(xù)在上海招徠產業(yè)工人也符合需求。據悉,特斯拉計劃為上海工廠的沖壓、車身、涂裝和裝配車間招聘 600 名工人。還需要 150 名質量檢查工人,200 名物流工人和 20 名安全人員。
其三是 Model Y 的中國本土化制造已經箭在弦上,特斯拉需要未雨綢繆,為這款車型的生產儲備相應的力量。據悉,特斯拉這次招募是為了在上海工廠生產 Model Y 車型做準備。特斯拉計劃,從明年開始在上海建造用于生產 Model Y 的制造工廠。
其四是中國本土廠商對于新能源車也是情有獨鐘,雖然沒有特斯拉的這樣的影響力,但是就如同當初蘋果手機的崛起,智能手機徹底革了功能機的命,諾基亞也從此退出了手機市場,重新崛起的“新貴”帶來行業(yè)的變遷,智能機時代徹底成為市場主流。隨后,我們看到中國手機廠商開始崛起,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等智能手機開始脫穎而出,市場上占有率逐步提升,全球十大手機廠商中就有多家中國手機廠商,此舉就得益于一種新的發(fā)展方向。如今,特斯拉無疑就如同蘋果公司在手機市場的地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獨樹一幟,已經成為一種標桿。未來,中國新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也必將會邁入一個新時代,而哪些新興汽車產業(yè)最終能脫穎而出呢?蔚來、小鵬、理想、恒大汽車、比亞迪等能不能跟上特斯拉的節(jié)奏,真正在科技創(chuàng)新上獲得進步才是關鍵所在。
其五是擺在中國新能源車企面前的壓力是如何面對特斯拉的科技和產業(yè)的同屏共振的情況下,怎樣突圍?其實除了價格之外,更主要的還是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根基。我們看到華為之所以可以在手機市場和蘋果相抗衡,就是因為技術儲備足夠強悍。而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在應用和一些微創(chuàng)新方面也是獨辟蹊徑,并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獲得機會。進入到新能源車領域,也有異曲同工的味道,技術是基礎,產能是根本,發(fā)展的源動力還是創(chuàng)新驅動。在這方面,特斯拉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