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機的主要作用是把搭載在載波上的信號盡可能的無失真,無干擾的提取出來,不管是什么架構,最終一步都需要經過ADC進行模擬信號數(shù)字化提取。
而射頻架構的區(qū)別在于,ADC拿一個什么樣信號在處理。
超外差架構,給ADC提供了一個頻率低,干擾少,動態(tài)范圍大的信號。
零中頻架構,給ADC提供一個帶寬窄,雜散少的信號。
直接采樣架構,ADC從射頻端直接采樣,ADC得到一個高帶寬,低延遲的信號。
從設計處理的角度來說,接收機射頻前端為ADC服務。設計接收機在于ADC想得到一個什么樣的信號或者說想處理一個什么樣能力的信號。其他的都是屬于ADC采樣后算法能力范圍內的折中。
說白了就是ADC采樣后的能力夠了,射頻前端怎么省功耗,怎么省成本怎么來。ADC的能力不夠,前端補齊。
1.接收機的噪聲系數(shù)和ADC的噪聲系數(shù)
接收機的靈敏度計算公式如下
一個接收機定下了接收靈敏度,也就定下了接收機的最小噪聲系數(shù)是多少
那么ADC的噪聲系數(shù)對接收機的噪聲系數(shù)有什么影響呢?
從噪聲系數(shù)的角度來理解,首先ADC的噪聲系數(shù)可以有以下推導過程
假設ADC的輸入的最大信號為v(t) = V0 sin 2πft
那么滿量程功率為P=(V0 /√2)2/R=V0 2/2R
那么功率用dBm表示即為P(dBm)=10log(V0 2/2R)+30
計算ADC的噪聲需要利用ADC的SNR來計算,可以得到ADC噪聲電平
SNR=20log(VFS/Vnoise)那么Vnoise=Vfs*10-SNR/20
噪聲因子F等于信號的功率除以噪聲的N=KBT
F=(Vnoise)2/KBTR=(VFS*10-SNR/20)2/KBTR=(VFS2/R)*10-SNR/10*(1/KBT)
NF=10log(F)=PFS-SNR+174-10logB
假設一個16為的ADC,它的SNR為84dB,輸入的電壓的峰峰值為3V,采樣率為80Mbps,按照采樣帶寬遵循第一奈奎斯特準則,帶寬為40MHz
那么這個ADC的NF=10log(1.52/100)+30-84+174-10log(40*10^6)
=13.5-84+174-66=37.5dB
一般情況下,假設一個接收機的NF是4dB,從接收機噪聲系數(shù)的角度來設計,假設射頻前端的噪聲系數(shù)是3.5,那么ADC折合到系統(tǒng)中的噪聲系數(shù)貢獻只能有0.5dB
根據噪聲系數(shù)級聯(lián)公式,通過仿真可知,射頻前端的增益至少要40dB,才能滿足系統(tǒng)噪聲系數(shù)小于4dB的要求。
所以一個接收機系統(tǒng)的最小增益從ADC噪聲系數(shù)的角度來計算取決于ADC的噪聲系數(shù)和接收機的靈敏度。
當然如果從ADC的動態(tài)范圍的角度也可以計算出最小增益是多少,這里我們就不展開講了。
上文根據ADC的噪聲系數(shù)可以推出接收機的最小增益
但是根據IIP3的級聯(lián)公式可知,增益越大,IIP3越小,IIP3越小意味著接收機容易產生互調干擾,最終影響ADC的動態(tài)范圍能力。
所以,射頻工程師面臨著平衡動態(tài)范圍與噪聲系數(shù)的兩難的矛盾。
成為一個射頻工程師不難,難在如果做好,如何兼顧所有的指標設計。
祝好。
另:我開了一個射頻課程培訓,主講通信的射頻收發(fā)系統(tǒng)的指標設計和分解,課程一共13課時,每課時一個半小時左右,從指標出發(fā),講解器件和指標之間的關聯(lián)度,指標如何設計,器件如何選型,問題如何排查。
上課后的收獲:
這個課程是一個由點及面的講解,相信很多工程師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明白器件和系統(tǒng)的指標是什么關系,為什么器件會這么選擇,上完這個課程就會對系統(tǒng)的指標有個全面的了解,幫助你跨越停止在單個器件的障礙。
適合對象:
剛畢業(yè)的射頻工程師,F(xiàn)AE,工作幾年一直停留在單個器件的工程師,對射頻系統(tǒng)感興趣的工程師。
感興趣就聯(lián)系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