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擇日不如撞日,午休的時候,獲得唐也的同意,二人便實施測試的方案:將無線基站至于窗臺之上,華容和林鴻陽,每人一臺 PDA,便出去“遛彎”。
“遛彎”的路線是唐也推薦的“經(jīng)驗”之路,根據(jù)公司的位置和周圍的地勢精心選擇的:穿過馬路,到對面的河邊,然后沿著河邊的開闊地帶前行,盡量避開高大的建筑和樹木。由于 AT 公司所在的大廈是這里最高的建筑,而公司的位置是八樓,稱得上是居高臨下,因此這樣的行進路線,可以保證 PDA 時刻處于基站的無線信號輻射范圍之內(nèi)。
二人依照建議,保持著勻速前行,一邊走,一邊享受午后的陽光,一邊觀察對比各自手中 PDA 的測試結果,果然到了 1 公里左右的地方,兩臺 PDA 的通信依舊正常,測試結果基本一致。
測試的結果,再次激發(fā)了華容的好奇心,于是再次向林鴻陽咨詢:
“你知道 PDA 的極限通信距離是多少嗎?”
“不知道,也沒聽說過,只知道檢測的時候,波形達到了頻譜儀上的那條線,就可以出廠了?!?/p>
小林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么你見過波形有超過那條線的嗎,超出多少?”
華容不甘心,接著問。
“有超出的,大概超出 1 個小格左右,最多超出一個半小格?!?/p>
這次的回答是信心滿滿的。
答案是明確的,但結論卻是模糊的,因為那臺頻譜分析只顯示模擬的波形,并沒有精確的數(shù)字顯示,不同的量程下,每個“小格”代表的測量值是不同的。華容也沒有留意過設備上的量程和精度,小林能夠脫口而出這個結果,至少可以證明他是用心觀察過的。
“勤快而又細心,有做研發(fā)的潛質?!比A容給林鴻陽加一個新標簽。
“我想知道一個小格代表多遠的距離,你呢?”
華容用林鴻陽的思路,提出了新的問題。
“當然想!如何驗證呢?”
對方依舊是明確的答復。
再次得到了明確的答復之后,華容也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很容易,我們現(xiàn)在戶外,測試一下它的最遠距離,然后回到生產(chǎn)部,再測試一下它的波形,看一下波形在哪個位置,二者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距離和波形之間的關系了?!?/p>
“OK,懂了!”
小林開心地笑了,露出了雪白的牙齒,然后接著說:
“華工,我們接著往前走,過了那座橋,再測試一下信號情況,橋的位置是固定的,這樣測試的數(shù)據(jù)更準確?!?/p>
華容知道年輕人是需要鼓勵的,就像當年自己的恩師,鼓勵自己一樣,于是稱贊道:
“求實而嚴謹,你的思路越來越適合做研發(fā)工程師了!”
鼓勵完畢,繼續(xù)前行。
?
前方 200 米處是一座跨河大橋——著名的長虹橋,長虹橋是一座拉索橋,橋身雪白,拉索為紅色,因形狀像彩虹而得名,遠看如長虹臥波,橫跨南北。橋上是車流不息,橋下是靜水流深,不但為河面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同時也為兩岸的通行,再添一條通途。
“橋上的信號會如何呢?”二人異口同聲,然后相對啞然一笑。
測試者們向長虹橋的方向走過去,一邊走,一邊留意 PDA 的檢測結果。測試的結果顯示,隨著到長虹橋方向距離的縮短,信號逐漸減弱,到了橋下的時候,信號最弱,接收的信號時斷時續(xù),應答的成功率更低。
繼續(xù)前行,便是行人的通道了。
不約而同的抬頭向橋面的方向望一下,橋面距離地面約 15 米,但是橋面是開闊的,那里的信號會如何呢?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上橋!
長虹橋的行人通道是旋轉的樓梯,沿著樓梯自下而上,信號有所改善,到了橋面的人行道上,信號已經(jīng)恢復如初了。
居高臨下,憑欄遠眺,渾河及兩岸風光盡收眼底:初秋時節(jié),天高云淡、水面開闊,暖陽之下,水天一色、波光粼粼。
俯瞰橋下,蒲葦郁郁蔥蔥,蒲花堆疊如雪,而水流則是悄無聲息。
午后時光,歲月靜好。
既然信號如初,那么說明還是沒有到達極限,于是繼續(xù)前行,走到橋中間的時候,小林手里的 PDA 信號明顯減弱,到了橋的盡頭,華容的 PDA 才是到達極限。估算了一下,有效距離約為 1.2km,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數(shù)據(jù)。
返回的路上,華容邊走邊想:
究竟是一顆什么樣的芯片和電路,具有如此強大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樣的通信機制,保證了如此高的通信效率?無線通信對于自己來說,無疑是一個大挑戰(zhàn)!回顧一周來的工作內(nèi)容、收獲和疑問,華容想:這個周末不會清閑了。
與非網(wǎng)原創(chuàng)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