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說,沒有200億不要造車;何小鵬說,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太夸張,現(xiàn)在自己跳進來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小米說,小米汽車初期投入 100 億人民幣,未來 10 年預計總投入 100 億美元。
2021年3月30日晚,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宣布小米智能汽車業(yè)務正式立項。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已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立項,將為此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雷軍將親自擔任造車公司 CEO,打造小米汽車。
2021年的小米造車一直屬于虛實傳聞之間,一紙公告證實的那一刻,引發(fā)了人們的諸多關注,小米造車真的準備好了嗎?小米造車的底氣在哪里?
1、快:小米vs蘋果,小米真的準備好了嗎
在近幾個月之間,蘋果造車傳聞比小米造車吵的更熱。關于“蘋果造車”,過去幾年一直迷霧重重。從2014媒體爆出蘋果秘密建立了“Project Titan”汽車項目計劃后,每年或多或少都會有汽車蘋果造車的新聞,但都是停留在推測和傳聞上,蘋果也幾乎從不官方回應任何關于造車的消息。直到2020年末,蘋果在造車上接連傳來消息,就和小米在造車上的消息一樣,但最后的結局卻不同。
蘋果造車傳聞:
l 2020年12月8日,蘋果AI和機器學習負責人John Giannandrea從Bob Mansfied手中接過汽車項目的負責人職位。
l 2021年1月7日,韓媒稱蘋果與現(xiàn)代集團接觸,打算在佐治亞州的發(fā)動機工廠生產自動駕駛電動車,或者雙方在美國投資一家新工廠。
l 2021年2月2日,中國臺灣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預測蘋果將會采用現(xiàn)代E-GMP純電動平臺,也有可能會通用進行合作。
l 2021年2月3日,據(jù)韓國《東亞日報》消息,蘋果公司將向起亞投資4萬億韓元(約36億美元),將在美國佐治亞州的工廠與起亞合作,生產電動汽車。蘋果汽車有望于2024年推出,預計年銷售突破10萬輛,甚至可達40萬輛。其中,Apple Car底盤將采用E-GMP平臺;現(xiàn)代摩比斯提供大部分零組件設計與生產;起亞將提供汽車生產線以生產Apple Car。
小米造車傳聞:
l 2021年2月19日,晚點報道稱,小米已確定造車,視為戰(zhàn)略級決策。
l 2021年2月21日,小米官方回應造車傳聞:還沒到正式立項階段。
l 2021年3月19日,36氪報道稱,小米造車有望4月立項,由王川帶隊,正摸底汽車行業(yè)
l 2021年3月26日,路透社報道,小米正在和長城汽車談判使用其工廠生產電動汽車。隨后就官方回應,純屬造謠。
l 2021年3月30日,彭博報道,小米計劃投資150億美元進軍電動車市場。之后就是小米造車官宣。
蘋果一直是小米的最大競爭對手,甚至在這之前,因崇拜喬布斯,創(chuàng)辦出的小米又和蘋果跑了同一條賽道,雷軍被戲稱為“雷布斯”。這一次,小米走在了蘋果的前面,但是從蘋果造車披露的細節(jié)和之前做到積累來看,小米依然會面臨巨大挑戰(zhàn)。
看一組蘋果造車的資訊,小米在人力資源方面依然面臨巨大挑戰(zhàn)。
l 2016年,蘋果造車“Project Titan”項目領導層由已經退休的前蘋果硬件高級副總裁Bob Mansfied負責,前克萊斯勒高級副總裁Doug Betts擔任執(zhí)行主管。Mansfield接手后,聘請了QNX創(chuàng)始人兼前執(zhí)行總裁Dan Dodge,即原黑莓的汽車軟件業(yè)務部門負責人。
l 2018年8月,前蘋果 Mac 硬件工程副總裁Doug Field在特斯拉任職五年后,重新被聘請回蘋果成為“Project Titan”項目的執(zhí)行主管。而在特斯拉的五年里,Model 3就是在他負責下完成的生產制造。同時,蘋果還聘請了曾在特斯拉和微軟工作的前高級設計師Andrew Kim以及特斯拉前高管Steve MacManus,分別負責AR眼鏡技術可能用于蘋果電動車和汽車外觀、內飾的設計工作。僅僅2018年一年,蘋果至少雇用了特斯拉近50名員工,其中包括自動駕駛技術、質量把控、動力總成、機械設計、軟件工程和供應鏈系統(tǒng)的人才。
l 2019年 6月,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Drive.ar。2020年,蘋果AI和機器學習負責人John Giannandrea從Bob Mansfied手中接過汽車項目的負責人職位。2020年末,蘋果聘請了保時捷底盤研發(fā)主管Manfred Harrer。
據(jù)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的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20年“蘋果造車”組總計有1200多人,其中170人來自福特汽車公司,300多人來自特斯拉,110多人來自汽車相關的民營研究機構。
而小米汽車目前為止,只有CEO雷軍和小米老將王川,正要從多個汽車產業(yè)相關公司挖人。而目前國產智能市場,蔚來、理想、小鵬、威馬、智己、R 汽車、沙龍、長安華為、極氪、集度、埃安、比亞迪、恒大等百花齊放。智己汽車、集度汽車、R 汽車等企業(yè)都在大肆招攬人才,而且蔚來、理想、小鵬也在進行補強。小米接下來恐怕不得不進入人才爭奪戰(zhàn)。
“蘋果造車”今年擱置,據(jù)傳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代工廠。而小米目前同樣沒有透露任何造車的技術細節(jié)和代工廠。對此,業(yè)內猜測,小米可能走消費電子的代工路數(shù)。“尤其是小米的很大部分資源設在武漢,恰好可以跟東風合作,而且東風乘用車一直比較薄弱,可以跟小米合作造勢,東風有的是閑置產能幫小米造車。”但從專業(yè)的角度分析,造手機和造車,僅從生產制造環(huán)節(jié)上看,就有明顯區(qū)別,汽車的生產線有著復雜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這些環(huán)節(jié),需要進行深入參與。又有業(yè)內人猜測小米造車可能會收購一家車企,同樣也沒有得到證實。
小米作為一家沒有造車經驗的公司,如何打造真正車規(guī)級的品質和質量,最終讓小米汽車升華為真正成熟的產品,會面臨巨大挑戰(zhàn)。
2、慢:小米造車的“天時地利人和”
雷軍分享了小米給造車做調研的經歷。在過去的75天里,小米管理層經歷了85場業(yè)內拜訪溝通、200多位汽車行業(yè)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四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的董事會,進行了詳盡的調研與論證,才做出了這個決定。從中可以看出雷軍的糾結和猶豫,而最終說服自己造車,雷軍在發(fā)布會上總結為以下幾大基石:小米有錢,虧得起;小米有人,有成熟的技術人員,也有大量米粉;小米有全球最好的生態(tài)。
如果把以上幾點理解為小米造車的人和,小米造車還有天時和地利。
1.天時:看國家政策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迅猛,但是發(fā)展空間仍然很大。據(jù)統(tǒng)計,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汽車總量的1.75%,但增長速度極快。
根據(jù)國務院印發(f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文件要求,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預計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能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實現(xiàn)高度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定區(qū)域和特定場景的商業(yè)化運用。到2035年,純電動車能夠成為車輛銷售的主流,公共領域的用車實現(xiàn)全面電動化。
國家對新能源和汽車電動化大力支持,此時小米入場依然屬于紅利期。
2.地利:看市場導向
另外,汽車技術處于快速變革中,其智能化、網聯(lián)化、電動化和共享化的發(fā)展,離不開軟件技術的推動。從數(shù)字來看,當我們打開一輛高端車的汽車軟件庫時,發(fā)現(xiàn)軟件代碼已經將近1.5億行,未來更將超過2億行,這一數(shù)字遠遠超過波音787的1400萬行軟件代碼。“軟件定義汽車”成為汽車產業(yè)的新浪潮。
軟件定義汽車,汽車內核變了,邊界也變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說:“汽車的定義和屬性已悄然遷徙。它正在由一個典型的機械產品,轉化為機械產品基礎上的電力電子產品、互聯(lián)網產品、電子信息高科技產品;它是一個行走機械,更是一個“數(shù)據(jù)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的移動智能終端。”
汽車理解成一個移動智能終端,手機是一個智能終端。軟件定義汽車成為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一個新平臺。小米,軟硬并舉,擁有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應用,可以平移到汽車領域,可以為汽車賦予新的內涵和意義。
3.人和:看小米底蘊
是的,復盤小米十年,小米底蘊深厚,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
從最早做智能手機起步至今,小米在擁有穩(wěn)健增長的全球第三手機業(yè)務。
小米擁有忠實的粉絲和用戶。在發(fā)布會開始前,小米公司的官微做了個調查,有近2萬人參與,92%的人選擇了“支持小米造車”。
科技公司,最關鍵的就看兩個點:錢和人才。截至2020年底,小米積累的現(xiàn)金總量有1080億元。小米擁有超過1萬名研發(fā)工程師,2021年還將再招募 5000 人。
小米把做智能手機的經驗復制到了智能電視、智能家居、筆記本電腦等諸多領域,不僅讓小米極致性價比的品牌標簽深入人心,而且圍繞手機陸續(xù)投資孵化智能硬件,也形成了相關領域的生態(tài)圈。小米已經形成了已手機為核心,以手機周邊、智能硬件、生活用品、辦公用品為代表的龐大生態(tài)體系。這樣一個生態(tài)體系,覆蓋衣食住行,具有強大的捆綁效應。如果這一協(xié)同效應被延伸到車上,到底會發(fā)生什么?
小米造車,或許與蘋果相比顯得“快”,在沒有完全的準備好,就正式扎入造車界。但是,在中國的小米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此時入廠剛剛好。
所以,總結來說,小米造車已經板上釘釘,也的確值得我們期待。現(xiàn)如今,“雷布斯”已經變成“雷斯克”,當遇到了真正的“馬斯克”電動車時,又會是怎樣一番競爭,還頗令人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