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ard?Zhou
在國內智能家居品牌還在各地圈地的時候,一個新的 IoT 標準——Matter,已經(jīng)在海外逐漸鋪開。相較于曾經(jīng)的主流協(xié)議藍牙、Wi-Fi、Zigbee、Thread 等,Matter 做了一個通用化的標準,融入了這些現(xiàn)存的底層協(xié)議,并打通各家的生態(tài)壁壘。理論上說只要是支持 Matter 的設備就能連接進支持的平臺生態(tài)。
目前幾大智能家居平臺 Apple、Google、Alex 等都已經(jīng)快速跟進,并且開放支持。大小的設備生產(chǎn)商也逐漸升級并推出新的 Matter 設備。在這其中,Aqara 成為了中國智能家居品牌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今年為其網(wǎng)關 M2 更新了 Matter 支持,使旗下的四十多款 Zigbee 設備能夠加入 Matter。
我們拿到了綠米(Aqara)近期在海外率先推出的 Matter 協(xié)議門窗傳感器 P2,在幾大生態(tài)中進行體驗。
10 秒速讀
- 為什么要買
- 設計簡潔大方
- 長久續(xù)航
- 可以跨平臺同時控制
- 響應迅速
- 為什么不買
- 某些情況下配網(wǎng)會失敗
- 比 Zigbee 版更貴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原生的 Matter-over-Thread 的智能家居設備。綠米在這個傳感器上用了香檳金色的包裝,取代了之前品牌的藍色。Apple 的認證標準也被黑底白字的 Matter 取代。
打開包裝,內部有門窗傳感器的本體、一塊磁鐵、以及說明。
傳感器為純白的塑料材質,形狀圓潤,表面做了細磨砂處理。它足夠小巧輕便,能夠很好的融入你的房間擺設。不過和它基于 Zigbee 協(xié)議的前輩——門窗傳感器 P1——相比,兩者有著很相似的外觀和參數(shù)。P2 更像是一個 Matter 版的 P1。
配網(wǎng),或者說初始化前,需要把拉出絕緣片來激活供電。不過我拿到的這個略緊了些,花了點力氣才拔出來。
在展開配對體驗之前,不得不先提一些關于 Matter 的基礎知識。和走 Wi-Fi 的 Matter 設備不同,Thread 需要你的手里至少要有一個邊界路由器(TBR),理論上說只要有一個來自任意品牌的邊界路由器就能隨意添加走 Thread 協(xié)議的 Matter 設備。
我家里有一個 2 代的 HomePod,它內建了一個邊界路由器。我還有一個可以作為 Matter Controller 的谷歌 2 代 Nest Mini,以及部署了開源智能家居平臺 Home Assistant 的開發(fā)板。
和蘋果配對可以說是無比絲滑,和蘋果 HomeKit 認證的設備類似,掃描說明書上的二維碼,點幾下就能輕松配對。谷歌平臺則是會自動彈出配對的指引。
當你需要將其添加到其他平臺的時候,則是需要去已配對的平臺中設備的詳情頁,打開配對模式來生成另一個二維碼或是配對碼。用其他平臺的 App 掃一下新的二維碼就能輕松配對。
我用的是蘋果,所以是在蘋果家庭中完成的操作,配對到其他平臺后,蘋果會彈出一個通知,告訴你這個傳感器已經(jīng)配對到其他平臺。
同時,你也可以去設備的詳情頁看到所有能控制這個設備的平臺。
不過,在添加到谷歌家庭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在用安卓機上的谷歌家庭配對的時候,不斷遭遇失敗,并提示我需要一個邊界路由器,但我其實是有的。最后我是通過 iOS 版的谷歌家庭添加成功的。
不過這也透露出,蘋果和谷歌可能對走 Thread 協(xié)議的 Matter 設備有一些潛在的兼容性問題,因為我在用 Home Assistant 配對的時候就沒有太多問題。
配對好后,就可以開始安裝。綠米門窗傳感器的安裝也是十分簡單直接。出場就在背面貼上了粘膠,可以粘貼到門框等地方。只要保證兩部分上刻的橫線對齊,就能準確觸發(fā)開關狀態(tài)。
雖然綠米叫它門窗傳感器,但它的功能也不一定局限于檢測門窗開關。它本質上是一個接觸傳感器,能夠檢測物體間的接觸情況。所以對于抽屜、保險箱、車庫等也是適用的。當然,就像是其他智能家居設備一樣,在應用上要有一些想象力。
比如說半封閉的貓砂盆就可以用這個傳感器。這類的貓砂盆通常有一個垂直的蓋子,可以讓貓咪推開,傳感器就可以裝在上面。配合觸發(fā)通知,你就能知道貓咪什么時候去了貓砂盆,然后根據(jù)通知間隔計算花了多久在貓砂盆里。
說回他的經(jīng)典場景之一,開窗檢測。我給他配置了一個觸發(fā)自動化,當我在家的時候,打開窗就自動關閉空調(空調伴侶 P3 控制)。同時我在另一個平臺設置了開窗 10 分鐘后,用文字轉語音傳給音響,提醒我通風結束,要關上窗戶。
此外,當我不在家的時候,如果有人開了窗戶,也能收到通知提醒,防止別人惡意闖入。你也可以通過遠程攝像頭再查看一下情況。
不同平臺對自動化的功能和支持簡復不一,而 Matter 的好處就在于它可以同時被添加到不同的平臺,并同步狀態(tài)同步控制。這樣你就能處理一些較為復雜的組合。
在測試過程中,這款傳感器的響應速度十分迅速,在我開關的時候,家居平臺里的狀態(tài)幾乎是同步變化的。
綠米宣稱,這款傳感器有一個 1400 毫安時的電池,能續(xù)航五年。在我一周的使用中,電量仍未能打破滿電的狀態(tài)。此外,綠米也提供了更換電池的指南,以備不時之需。
總的來說,作為綠米的第一款原生 Matter 的傳感器,總體上達到了我的預期,在幾大平臺的體驗也還不錯。簡潔的設計、快速的響應速度、超長的續(xù)航都是加分項。如果說你家里有多個平臺的生態(tài),或者你的家人用不同的平臺,亦或是你對設備的可靠性以及連接的數(shù)量有較高的要求,那這款 Matter-over-Thread 的傳感器值得入手。
不過 Matter 本身仍需要不斷完善,這其中其他的智能家居平臺包括協(xié)議背后的組織 CSA 也要參與,修復其中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問題。另外綠米自己現(xiàn)在也還沒有在售的支持配對 Thread 協(xié)議的網(wǎng)關,所以如還在持幣觀望,或者依賴于綠米的 App 來執(zhí)行自動化,不妨等他們的 M3 網(wǎng)關發(fā)售再考慮購入。
本文編譯自品玩英文版 PingWest 的文章《Aqara Door and Window Sensor P2 review: a solid start for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