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計劃,您可以享受以下權益:

  • 創(chuàng)作內容快速變現(xiàn)
  • 行業(yè)影響力擴散
  • 作品版權保護
  • 300W+ 專業(yè)用戶
  • 1.5W+ 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
  • 5000+ 長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關推薦
  • 電子產(chǎn)業(yè)圖譜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進入IC行業(yè),這些知道得越早越好

2022/06/08
753
閱讀需 8 分鐘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近日,和一位IC大佬交流。

大佬創(chuàng)業(yè)三年,事業(yè)有成,公司成長非???。即便在現(xiàn)在行業(yè)普遍融資苦難的情況下,仍然有非常多的人希望投資于他。

他對于我說的大公司比較安全的理論不屑于顧。這和他本身的經(jīng)歷有關。他本身也是從大公司出來的。

他的看法是,大公司也不安全,可以看看躺著賺錢的騰訊阿里,裁員起來也是毫不含糊。

真正的安全其實在于你的圈子。行業(yè)的規(guī)則由大佬制定。你不安全,是因為你在大佬們的圈子外。要想安全,就是要有圈子里的大佬罩著你。

你去了大公司,如果沒有人罩著,那也不會安全。裁員的時候,可能會想到你。

我覺得大佬的說法有一定道理。

工作多年以后,跳槽分為三種:

  • 自己投簡歷,這時候基本上沒人看了。
  • 獵頭,但是也要經(jīng)歷層層面試。其實內推也是一樣,和獵頭推薦效果其實也差不多。如果以為用人單位會為了一點獵頭費用而斤斤計較,那也說明這家單位層次太低。
  • 大佬介紹。基本上走個流程。沒有人為難你。更容易融入新的公司。

第一種是需要完全避免的。切忌走到這一步。我以前確實遇到過這樣一個人,工作有十幾年了,但是對工資要求很低。面試感覺技術比較一般,但是老板覺得性價比比較高,還是決定留下來看看。結果這個人工作不上心,脾氣還特別大。和他一起合作的人沒有不反感的。最后實習期沒過。

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沒過實習期的。

所以,為什么用單位對于社招,通常還是通過獵頭或者內部推薦,而不是直接收簡歷了吧。直接投簡歷,一方面公司覺得你水平或者人品可能有問題,另一方面,投簡歷的人也會覺得有失身份,自降身價。工作幾年之后,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自己投簡歷(我只談IC行業(yè))。

要離職了,也要和原來的同事留下好的印象非常重要。這兩年,搞IC的人多了起來,其實,這個圈子很小。要想打聽一個人,很容易。

特朗普上臺之前,國內搞IC的有點規(guī)模的企業(yè)真不多,大家互相跳來跳去,都或多或少相互認識。

和其他行業(yè)相比,IC這行跳槽得特別頻繁。這幾年很多新人一兩年就跳槽。其實以前也沒有好哪里去。以前兩三年,三四年跳槽的是很常見的。

跳槽頻率高,圈子小,這就導致了你離職后的原公司的同事,可能是不久以后再次成為同事。

網(wǎng)上的很多軟件公司的故事,臨走之前大罵原來公司上司這種事,在IC行業(yè)基本不存在。真要發(fā)生了的話,我覺得可能就得考慮轉行了。搞IC的人都認識你了。

這里扯得有點遠了。

回到大佬說的話,有大佬罩著當然好,但是我覺得這有點可遇不可求。

求之不得,反求諸己。

很多時候,大佬可能就是你的直屬上司。你們一起拼命工作,做出了成績。你的上司一躍成為大佬。而你們一起拼搏的經(jīng)歷,讓你成為了大佬的心腹。這樣的過程非常自然,不只是芯片行業(yè)這樣。

比如烏克蘭那位演員總統(tǒng),他的內閣成員都是他們一起演戲的同事,導演等。舉這個例子只是說明,各行各業(yè)都是這樣。在工作中建立的信任才是經(jīng)過考驗的,無價的。

另外就是你在大佬成功的過程中,提供了幫助,并證明了你的能力。

當然,也有更難的。就是你做到了行業(yè)知名。我覺得這個難度有點高。

所有這些,需要機遇,需要平時注意為人處事,技術和經(jīng)驗的積累。

工作前幾年,和同學聯(lián)系還比較緊密,而到后來,人脈的主要還是來自于同事關系。

說了這么多,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同事關系非常重要??赡苣愕馁F人,就是你現(xiàn)在的同事。

要聰明的工作,不要忽視人際關系,同時要注意深入理解你的技術。切忌忙忙碌碌沒有成長。

說到這里,聊一下最近新認識的一位朋友,他的經(jīng)歷非常有代表性。

他從國內那個大哥大級別的公司出來,然后去投簡歷面試,但是不太順利。

先說說為啥出來。并不是他找到了更好的機會,而是在公司干滿了4年,公司跟他不再續(xù)約了。

不續(xù)約的理由是,潛力不足,沒有價值了。當然,“沒有價值了”這句話是我加的。

說實話,我個理由連我這種IC行業(yè)干了十幾年的都聞所未聞。

其實這位朋友被認為沒有潛力,我也替他感到委屈。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工作了。工作壓力非常大,經(jīng)常加班。每年據(jù)他講要做十幾個模塊,根本沒有時間發(fā)展自己。

最后的結果就是,4年下來,進步不大。他去面試,面試官問他稍微深入一點的問題,他的回答也就差強人意了。

我原本不理解為什么很多工作一年左右的跳槽。但是,如果這位朋友,如果在他工作一年或者兩年左右的時候選擇跳槽,可能會是另外一個光景。

所以說,跳槽還是不跳槽?這個問題是開放性的。別人可以幫你權衡利弊,幫你出主意,但是最了解自己人,還是自己。

命運無常,很多時候,有時候靠的是縱身一躍,飛黃騰達,比如文章開頭的那位大佬。有時候靠的是穩(wěn)扎穩(wěn)打,靜待時機,比如我一位同事的師弟,在小公司一做就是8年,最后公司上市,股價漲幾十倍,自己作為技術骨干,身價過億(真人真事)。

對于多數(shù)人呢?最關鍵的是,學無止境,無論是人際關系,還是個人技術,都不能停止進步,否則就真的沒“潛力”了。

最重要的不是為公司加了多少班,自己付出了多少苦勞,關鍵是,成長了嗎?沒有成長的努力,隨著時間會變得一文不值。

成長了,就一定成功嗎?當然不一定,取決于什么是成功。如果追求的內心的安定,那么可以說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人人都能成功。如果說是實現(xiàn)所謂的飛黃騰達,財務自由,就需要機遇了。

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為抓住機遇做準備的過程,機遇什么時候來,那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

相關推薦

電子產(chǎn)業(y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