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計劃,您可以享受以下權益:

  • 創(chuàng)作內容快速變現
  • 行業(yè)影響力擴散
  • 作品版權保護
  • 300W+ 專業(yè)用戶
  • 1.5W+ 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
  • 5000+ 長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關推薦
  • 電子產業(yè)圖譜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為什么手機不需要無損音質?

2021/08/25
412
閱讀需 8 分鐘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先和大家講個秘密:現在不少標榜著「無損音質」的音樂,其實根本就不是無損音樂。什么?你早就知道了?那我再說一個吧:就像所謂的「無損音樂」一樣,其實有很多人根本就聽不出什么無損音質。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不服氣,說自己「在切換到無損音質后,能明顯聽到更多的歌曲細節(jié),同時聲場也開闊了」,這不就是無損音樂音質更好的證明嗎?很遺憾,能在所謂的「無損音質」中聽到更多的細節(jié),這還真不一定是無損音樂的功勞。更多的只不過是軟件啟用了所謂的「無損音效」,把音樂的音量調大聲了而已。

很多「無損」真的只是聽個響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實這背后的道理很簡單。我們知道聲音本質上是波動,我們的鼓膜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振動,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物神經轉化之后將其變成我們聽到的聲音。而在年齡或其他先天、后天因素的影響下,不同人對不同頻率聲音的敏感程度會有所不同,比如年齡大的長輩對高頻的聲音可能就沒有那么敏感。受聽力障礙困擾的朋友也是同樣的道理,就像人與人的視力有所差異一樣,不同人對聲音的敏感程度不同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人的聽力范圍會在20Hz與20000Hz之間,理論上越接近高頻、低頻兩個極端的聲音我們越難察覺。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將低、中、高頻聲音響度統(tǒng)一到-9dB的水平,人們對中頻的聲音依舊會更加敏感。落實到實際歌曲上的話,就是中頻的聲音我們聽得更清楚,低頻的鼓聲和高頻的人聲我們不一定聽得清。

沒錯,相信大家應該抓到重點了,高頻的人聲我們不一定聽得清,這也是有些人覺得音樂「細節(jié)不夠」的其中一個原因。其實音樂的細節(jié)就在那里,只是自己聽不清而已。平時看文章字體太小我們知道把字體調大一點,對音樂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市面上有些音樂軟件的所謂「無損音質」或者「無損音效」之所以可以讓你聽到更多的細節(jié),其實只是在EQ均衡器里拉高了低頻、高頻的平衡,把那些你本來聽不清的細節(jié)的音量拉高了而已,離真正的無損還差得遠呢。

用一個不太準確的例子來講:音樂就像一本小說,里面的字有黑色也有淺灰色,黑色字你可以輕松分辨,而淺灰色字和紙張融為一體,你分辨不出來(聽不出細節(jié))。無良出版商為了賣無損版,在小說印刷時把淺灰色字改成灰色,同時調大字號,方便你感受細節(jié)。

什么才是無損音質?

與弄虛作假的假無損相對的,自然是真正的無損音樂。很多人以為無損音樂是與歌手原本的聲音作對比,其實并不是。大多數時候,我們說的無損指的是與歌手錄制的母帶相比,音樂文件在壓縮時沒有損失信息量。

與之相對的有損壓縮,會在壓縮音頻文件時犧牲文件的采樣率和碼率,這種壓縮方式就像壓縮照片的分辨率一樣,會對音樂的音質帶來不可逆的壓縮,因此壓制出來的必然是有損音樂。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我們有可以無損壓縮的算法,也能壓縮出不損失音頻細節(jié)的無損歌曲,為什么還要忍受手機音樂軟件里的「有損音樂」呢?用手機播放無損音樂,難點又在哪里呢?

手機播放無損的難點在哪里

首先,和有損壓縮相比,無損音樂的文件體積非常大,一首歌輕輕松松突破100MB,只要在手機里存十幾張DSD專輯、音樂庫就能輕輕松松拿下25GB的存儲空間,讓微信都自愧不如。在線的串流播放確實可以解決音頻文件占用過大的問題,但考慮到現階段手機網絡還不夠穩(wěn)定,斷斷續(xù)續(xù)的無損音樂聽起來遠不如完整流暢的有損音樂。其實這也是高端的音樂播放器都支持存儲拓展的原因:手機內置的那點存儲空間,真的存不下多少無損音樂。

其次,無損音樂的編碼格式不同于常規(guī)的有損音樂??紤]到通用性,絕大多數音樂軟件在購買解碼版權時都只會覆蓋常用的文件格式,像DSD、OGG這樣的編碼格式在手機中實在是太過于小眾了,播放器自然不會加入對這些格式的支持。

繞過軟件解碼也不是不行,畢竟業(yè)內也有硬件解碼的方案,比如不少采用Android系統(tǒng)的便攜音頻播放器都采用了專門的DAC芯片,可以對特定格式進行硬件解碼。但基于硬件的解碼方案意味著手機品牌需要設計專門的解碼電路,同時加入額外的DAC芯片。而這一切都需要成本作為支撐。手機品牌不會為了小眾的市場加入專門的硬件,而軟件解碼在效率和功耗方面都不太理想。而在權衡之下,音質就成為了手機控制成本后的又一個犧牲品。

總結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為什么無損音樂這條路在手機上行不通了。盡管不少人喜歡標榜自己音樂愛好者的身份,但就像小屏手機一樣,與大眾市場相比,無損音樂始終還只是一個小眾市場。既然所謂的無損音效打發(fā)大多數用戶,手機品牌與音樂播放平臺自然不會花真金白銀,傾注時間與金錢去開發(fā)真正能夠播放無損音樂的設備與服務。

這也是我認為手機不需要無損音樂的其中一個原因。現在便攜播放器市場已經過多次進化,這些產品不僅交互與手機無異,更是在硬件設計之初就從解碼、供電、降噪、屏蔽等多個維度考慮無損音頻播放要面對的問題。與這些專門的設備相比,方便才是手機最大的優(yōu)勢。

再加上大多數用戶其實分辨不了音樂究竟是不是無損,換句話說,大多數用戶對音質的要求其實并不高,品牌與廠商完全可以讓用戶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音樂設備。想方便就選手機、想要音質就選播放器,讓專業(yè)的品牌在自己的領域做專業(yè)的事情。

而且不要忘了,靠「腦補」驅動的「腦放」才是最強大的音質優(yōu)化技術,廠商預期潛心改進手機的音頻播放表現,倒不如直接在手機海報和包裝上多打幾個音頻、視頻播放標準的Logo。畢竟音效「因人而異」,又有誰愿意承認自己穿的是「皇帝的新衣」呢?

雷科技數碼3C組

編輯丨一位天明

相關推薦

電子產業(y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