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鄔賀銓院士談IPv6+演進:五年三步走,可打造高質量云網

2021/02/25
173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在2021MWC上海展前一天的“智能聯接,云網融合”主題論壇上,推進IPv6規(guī)模部署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IPv6發(fā)展賦能云網融合發(fā)展,加速行業(yè)上云。他還指出,IPv6向IPv6+的演進,可打造高質量云網,促進業(yè)務數字化轉型。

據鄔賀銓介紹,IPv6發(fā)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8年之前,IPv6用戶約為2億,互聯網用戶占比為20%;

第二階段,2019年到2020年,IPv6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互聯網用戶占比達到50%;

第三階段,2021年到2025年,中國將在IPv6網絡規(guī)模、用戶規(guī)模、流量規(guī)模取得世界第一。

作為IPv6技術演進的最新技術,IPv6+是面向云網時代的智能IP網絡,可滿足承載和云網融合的靈活組網,及業(yè)務快速開通、簡化網絡運維,優(yōu)化用戶體驗按需服務,差異化保障等承載需求。

鄔賀銓認為,IPv6+發(fā)展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2020年到2021年,IPv6+主要完成網絡編程能力,實現網絡簡化,部分自治網絡。其在技術上主要通過SRv6 BE/TE/Policy實現業(yè)務快速發(fā)放,通過路徑控制,配置自動下發(fā),快速一跳入云。

第二,2021年到2023年,IPv6+主要實現用戶體驗保障。在技術方面,IPv6+通過網絡切片、隨流檢測、新型組播等方式,實現一網多用,確定性轉發(fā),保障差異化上云體驗。

在IPv6+第二階段中,BIER(位索引顯式復制)組合技術,可滿足目前網絡直播、多方會議等大帶寬業(yè)務快速增長帶來的挑戰(zhàn)。據悉,BIER組合技術是一種新型播放技術,提供一種無狀態(tài)的組播轉發(fā)機制,實現高效完成組播報文的分發(fā)。

第三,2023年到2025年,IPv6+主要實現應用驅動網絡,實現應用感知,高度自治網絡。在技術上通過應用感知網絡,應用驅動網絡編程等,實現網絡精細運營。

展望未來,IPv6在確定性廣域網、變長IP地址、網絡安全等方向依然面臨許多需求與挑戰(zhàn),需要攜手全行業(yè)持續(xù)創(chuàng)新。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黃海峰,科技媒體人,通信世界原副主編。北京郵電大學畢業(yè),從事ICT領域研究和報道11年。關注5G、IoT、終端、AI、云等領域的融合發(fā)展。聚焦知名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終端企業(yè)、IT企業(yè)等。運營“黃海峰的通信生活”(hhfine)微信公眾帳號以及“海峰看科技”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