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旗艦手機芯片,聯發(fā)科去年底發(fā)布的天璣 9300 可以說是打了一場不錯的翻身仗。
不僅 vivo X100 系列,OPPO FInd X7 以及即將推出的 Redmi K70 至尊版都采用了天璣 9300,天璣 9300 在能效測試和實際體驗中,也完全不輸同代的驍龍 8 Gen 3 以及蘋果 A17 Pro。
這其中,至少在聯發(fā)科看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全大核設計」。甚至在新一代旗艦芯片中,聯發(fā)科似乎也打算繼續(xù)「全大核設計」。
根據知名爆料博主@數碼閑聊站的消息,今年天璣 9400 將用上 arm 最新一代的 CPU 架構,代號「BlackHawk」(黑鷹),而且 Cortex-X5 超大核在內部驗證中 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大于蘋果 A17 Pro。
IPC 是衡量芯片性能的關鍵指標之一,同等頻率下 IPC 越高,性能就越強。
同時他還指出,天璣 9400 也會繼續(xù)全大核的策略,徹底砍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核心」。
不過,在大核化的顯然不只是聯發(fā)科,高通其實也在最近兩代不斷加強「大核心」的權重,更不用說一直都更重視「大核心」的蘋果。
但為什么聯發(fā)科和高通,都開始學蘋果重視起了大核心?
高通、聯發(fā)科走向大核化
作為高通最新款的旗艦芯片,驍龍 8 Gen 3 推出至今可以說是一片好評,不僅 GPU 遙遙領先,CPU 性能和能效都全面追上了蘋果 A17 Pro。
而在架構設計上,高通做了相當大的調整。在前代驍龍 8 Gen 2 已經增加大核心、減少小核心的基礎上,驍龍 8 Gen 3 繼續(xù)將大核心的數量增加到了 5 個,并將小核心數量削減到 2 個,形成「1+5+2」的三叢集架構。
頻率上,Cortex-X4 超大核主頻來到 3.3GHz,5 個 Cortex-A720 大核被分成「3+2」兩組,主頻分別為 3.2GHz 和 3.0GHz,另外還有 2 個主頻為 2.3GHz 的小核。
聯發(fā)科這邊還要更加「激進」,直接宣布「開啟全大核計算時代」。
在 CPU 部分,天璣 9300 同樣配備了 8 個核心,但其中沒有采用任何小核心,而干脆由 4 個 Cortex-X4 超大核以及 4 個 Cortex-A720 大核組成。
相比驍龍 8 Gen 3,天璣 9300 乍看之下非常激進,正式發(fā)布之前,外界一度很擔心其功耗表現的「炸裂」。但實際揭曉之后,就會發(fā)現聯發(fā)科真正的「心思」。
首先,天璣 9300 的 4 個 Cortex-X4 超大核其實被分為了兩組。其中 1 個主頻為 3.25GHz,基本和驍龍 8 Gen 3 差不多。另外 3 個主頻則是 2.85GHz,頻率上甚至沒有驍龍 8 Gen 3 的大核高。
其次在大核上,天璣 9300 的 4 個 Cortex-A720 都被限制在了 2.0GHz,頻率上也比驍龍 8 Gen 3 小核低。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天璣 9300 表面上看是采用「4+4」的雙叢集架構,實則更接近傳統(tǒng)「1+3+4」的三叢集架構。
這完全不是「原地踏步」。
要知道,超大核在效率上要明顯大于大核,遠大于小核。換句話說,用超大核跑大核的頻率,用大核跑小核的頻率,除了性能上的提升,更實際的是在效率、在能效上的提升。
事實上,在極客灣測出的能效曲面上,就能看出天璣 9300 相比前代天璣 9200 的遙遙領先。
但放在幾年前,我們可能還是很難想象這種變化。
蘋果:大核就是好
很多手機發(fā)燒友可能都還記得,2016 年,聯發(fā)科推出了 Helio X20 十核處理器,分別是 2 個 2.5GHz Cortex-A72 大核、4 個 2.0GHz Cortex-A53 小核以及 4 個 1.4GHz A53 小核。
但 Helio X20 核心數量的提高并沒有帶來實際體驗的提升,反而受累于過多低能效小核心帶來的功耗和發(fā)熱問題,實際參與「工作」的只有少數核心,很容易導致手機卡頓。
相比之下,當年高通推出的驍龍 835 在口碑上就好上不少。其采用八核設計,大小核均為 Kryo280 架構,4 個大核心頻率 2.45GHz,4 個小核心頻率 1.9GHz,至少不用「一拖四」。
不過比起蘋果,高通還是「保守」了。
不同于高通和聯發(fā)科,蘋果不需要顧慮「客戶」的想法,一直以來就是推崇「少核心、大核心」的路線。同樣在 2016 年,蘋果發(fā)布了搭載 A10 芯片的 iPhone 7 系列,而 A10 也是蘋果從雙核轉向四核的開始。
然而與高通、聯發(fā)科的做法依然不同,A10 雖然分成了 2 個高性能核心和 2 個效率核心,但實際四個核心都是大核,在硬件上完全相同,只是通過內置切換器采取了高性能和低功耗兩種取向。
這種策略反映到實際,不僅是 A10 在跑分上遙遙領先(尤其是單核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手機體驗中,A10 在高負載時擁有更強的性能和更流暢的運行表現,低負載也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功耗。簡而言之就是:
性能更強,也更省電。
到今天,A16 和 A17 Pro 都由 2 個高效能核心(P 核)和 4 個效率核心(E 核)組成,但實際相比,蘋果所謂的 E 核更接近 arm 的大核,P 核甚至超越 arm 的超大核。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天璣 9300 的「全大核」就是在向蘋果全面看齊,高通也是在逐步靠攏。
從小核到大核,什么變了?
事實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從日常使用以及游戲的 CPU 調度來看,大核往往是發(fā)力的核心力量。而在 arm 的 big.LITTLE(大小核異構處理)架構下,往往會宣傳中小核在低負載場景下有低功耗的優(yōu)勢。
但在實際上,與其說小核在低負載場景下有低功耗的優(yōu)勢,其實更多是小核無法承擔中高負載,只有在低負載下還有點用。
所以從體驗的角度,手機芯片砍掉小核是一種絕對意義上的進步。
不過在背后,恐怕也有手機市場缺乏產品創(chuàng)新又極度內卷的原因,所以我們能看到現在手機卷屏幕曲率、卷屏幕亮度、卷相機:
產品形態(tài)基本固定了,那就把現有體驗卷到極致。
流暢度當然是被「卷」的重要一環(huán),這也倒逼著從手機廠商到芯片廠商不斷優(yōu)化體驗,從聯合研發(fā)到駐廠定制。
當然,旗艦機不斷上漲的售價也給手機芯片的「全大核」建立了基礎,畢竟全大核配置的天璣 9300 一定要比天璣 9200 貴出不少。
但不管如何,對于消費者來說,手機芯片的大核化都是一件好事。芯片廠商不需要太顧慮手機廠商在成本和營銷上的要求,可以用上更合理、更好的架構設計。同時手機廠商也在逐漸從「benchmark」的迷思中走出:
更誠實地面對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