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或者車道級導航最基礎(chǔ)的根源是基于絕對定位的車道級定位,想象一下,高速公路上不知道自己在哪條車道上,很有可能會錯過出口或走錯路,當然談不上智能駕駛了。用視覺或激光雷達的相對定位只能知道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高速公路上各車道間是沒有差異明顯的參照物做對比。視覺對光線變化很敏感,光線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絕對不可能,逆光與背光完全不一樣。
因此智能駕駛的導航離不開絕對定位,尤其是路徑規(guī)劃階段。再有就是自動泊車也需要高精度的絕對定位。認識到定位的重要性后,一些車廠開始導入高精度定位盒子,即P-Box,準確地說應(yīng)該叫高精度與高準確度定位盒子。比較典型的P-Box有華測導航的CGI-220、廣州導遠的INS570D、戴世智能的IFS-2000。
那么P-Box與目前車機上常用的導航定位有什么差異?主要是精度差異,單純GPS L1/L2波段,不加衛(wèi)星增強的P-Box的CEP精度至少應(yīng)該達到1.5米,普通車機上是2.5米。不過現(xiàn)在P-Box的定義似乎是只要支持RTK就是P-Box。
GNSS定位精度單位常見的有CEP、RMS、2D RMS。均方根差(RMS),英文名為:root
mean square error,中國學者將其稱為“中誤差”或“標準差”。它的探測概率以置信橢圓(confidence ellipse,用于二維定位)和置信橢球(confidence ellispsoid,用于三維定位)來表述。
置信橢圓的長短半軸,分別表示二維位置坐標分量的標準差(如經(jīng)度的σλ和緯度的σφ)。一倍標準差(1σ)的概率值是68.3%,二倍標準差(2σ)的概率值為95.5%,三倍標準差(3σ)的概率值是99.7%。許多中外文獻所述的“精度”多為一倍標準差(1σ),且用距離均方根差(DRMS)表示二維定位精度。
距離均方根差也稱為圓徑向誤差(circular radial error)或均方位置誤差,另有一些作者常采用“雙倍距離均方根差”(2DRMS)。筆者認為做車道級L3級智能駕駛,至少要達到95.5%的概率,即定位精度2DRMS達到1.5米,做市區(qū)無人駕駛,2DRMS至少要達到1米。當然業(yè)內(nèi)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圓概率誤差(CEP)是在以天線真實位置為圓心的圓內(nèi),偏離圓心概率為50%的二維點位離散分布度量。注意,50%不代表平均值,95%概率的二維點位精度(R95),是在以天線真實位置為圓心的圓內(nèi),偏離圓心概率為95%的二維點位精度分布度量。球概率誤差(SEP),對于三維位置而言,則以球概率誤差表示。球概率誤差(SEP)是在以天線真實位置為球心的球內(nèi),偏離球心概率為50%的三維點位精度分布度量。CEP乘以1.2能轉(zhuǎn)換為RMS,CEP乘以2.4能轉(zhuǎn)換為2D RMS。
拿5MCEP說吧,意思是以5M為半徑畫圓,有50%的點能打在圓內(nèi),也就是說,GNSS定位在5M精度的概率是50%,相應(yīng)的RMS(66.7%)2DRMS(95%)當然很多商家愿意給出CEP,因為單位大了,前面的數(shù)就小了,好看。特斯拉的GPS模塊是NEO-M8L-01A-81,水平精度圓概率誤差(CEP)為2.5米,加上衛(wèi)星輔助后是1.5米,轉(zhuǎn)換成RMS就是1.8米,轉(zhuǎn)換成2DRMS就是3.6米。
這些都是基于理想狀態(tài)下的測量值,所謂理想狀態(tài)就是4顆導航衛(wèi)星的仰角不低于15度,仰角也有稱之為截止高度角。但在高樓林立的市區(qū)或山谷,GPS衛(wèi)星仰角很容易低于15度,或者沒有GPS信號。定位一般需要4顆衛(wèi)星,三線確定距離,定位3D空間2個點(保留近地點,舍去遠地點),一星確定時間戳精度。在衛(wèi)星信號丟失的情況下,就需要IMU了。
一般IMU包括三軸陀螺儀(剛體也可以在3個自由度中旋轉(zhuǎn):縱搖Pitch、橫搖Roll和垂搖Yaw)及三軸加速度計(剛體可以在3個自由度中平移: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即6DOF,某些9軸IMU還包括三軸磁力計,即9DOF,還有加上高度計,即10DOF。
- 加速度計:檢測物體在載體坐標系統(tǒng)獨立三軸的加速度信號,對單方向加速度積分即可得到方向速度;陀螺儀:檢測載體相對于導航坐標系的角速度信號;磁力計:檢測載體相對于地球磁場的東南西北方向信號。
測量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體的姿態(tài),陀螺儀知道“我們轉(zhuǎn)了個圈”,加速度計知道“我們又前進了幾米”,磁力計知道“我們是向西偏北方向的”。
IMU的工作就是DR(DeadReckoning)航跡推算:根據(jù)t時刻車身的加速度,推算t+1時刻的位置。注意,高通芯片已經(jīng)包含了DR算法,業(yè)內(nèi)稱之為QDR黑盒算法。IMU價格差異極大,低端的價格大約1美元,高端超過100萬美元。早期研發(fā)階段的無人車如百度的,一般使用價格接近20萬人民幣的外置專業(yè)IMU,NovAtel IMU-IGM-A1 10秒單點的水平精度為1.41米,簡單說就是GPS信號丟失10秒,不借助任何輔助因素,單IMU可以將水平位置推算誤差保持在1.41米內(nèi)。如果是2美元的MEMS IMU,如最常見的日本TDK的ICM-20948,估計10秒單點的水平精度超過40米。車載領(lǐng)域常見的是博世的6軸IMU,價格大約1美元。P-BOX用的通常是TDK的IAM-20680或IAM-20685,大概7-10美元。估計10秒單點的水平精度超過10米。
上圖是典型的車道級定位原理圖,使用了三個擴展開曼濾波器和一個HMM隱馬爾可夫模型。也有將IMU稱之為INS慣性導航系統(tǒng)。
典型P-BOX框架圖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P-BOX實際就是一個增加了車輛信息輸入的高精度GNSS接收機。說到高精度定位,RTK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就是圖上的移動網(wǎng)絡(luò)差分信息,實際就是增加一個4G模塊。
RTK是Real - time kinematic的縮寫,是一種差分定位。其原理是利用一個參考站提供基準觀測值,然后用設(shè)備的觀測值與基準站的觀測值進行差分,差分后可以消掉星歷誤差、衛(wèi)星鐘差、電離層誤差,再進行星間差分后可以進一步消除掉設(shè)備的鐘差,最終可以算出設(shè)備相對基準站的相對坐標,如果基準站位置已知,就可以完成準確的絕對坐標,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級甚至毫米級。
RTK能提升精度的另一個原因是引入了載波相位觀測,相比偽距觀測值,載波相位觀測值的誤差更小。使用RTK,需要在附近20km內(nèi)有參考站(距離太遠,電離層誤差不一樣,做差分無法完全消除誤差),同時需要持續(xù)不斷的獲得參考站的觀測數(shù)據(jù)(一般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傳輸,使用RTCM協(xié)議),因此相對普通的定位,RTK定位成本較高。RTK服務(wù)一般由專業(yè)服務(wù)商提供,如千尋位置、六分科技,這些服務(wù)商在全國范圍內(nèi)部署了數(shù)千個基準站,持續(xù)對訂閱用戶播發(fā)數(shù)據(jù)?,F(xiàn)在的服務(wù)費據(jù)說很低,一年不到一千元人民幣。RTK的算法則是全免費的。
不過RTK也有缺點,那就是播發(fā)數(shù)據(jù)一般要依賴無線通信網(wǎng),也就是手機。通常RTK都是和地地基增強在一起,即CORS(Continuous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s)即連續(xù)運行參考站系統(tǒng),網(wǎng)絡(luò)CORS主流技術(shù)有四種,分別是VRS、主輔站技術(shù)(i-MAX)、區(qū)域改正參數(shù)(FKP)技術(shù)和綜合誤差內(nèi)插法技術(shù)。其中VRS技術(shù)市場占有率最高,是目前公認的主流,VRS由天寶公司發(fā)明。南方公司則對VRS進行了改進,命名為NRS,本質(zhì)上還是VRS。
GNSS部分主要就是采用諾瓦泰Novatel的板卡,近年來U-BLOX以及和芯星通憑借價格優(yōu)勢也快速崛起。
通常只有demo級無人車才會用雙模GNSS接收機,例如百度一直用NovAtel的ProPak6,天線是NovAtel
GPS-703-GGG-HV,現(xiàn)在ProPak6是老產(chǎn)品,在打折,大約要2萬人民幣。
NovAtel的ProPak6
單點雙頻可做到1.2米級的定位,RMS是1 sigma或1倍標準差,如果結(jié)果是無偏的,概率為67%。也就是說67%的情況下定位可到1.2米,其余情況就做不到了,可能是2米,也可能3米。缺點就是太貴了,還有裝一個露在外面的天線,這恐怕是量產(chǎn)車無法接受的。量產(chǎn)車能接受的大約是5000元以下。
諾瓦泰的背后則是意法半導體的Teseo APP,這是最早達到ASIL-B級的高精度定位套片,包括調(diào)諧器STA5635S和引擎STA9100MGA。
諾瓦泰7系列框架圖,MINOS7是諾瓦泰第七代芯片,也是諾瓦泰的核心技術(shù)。
U-BLOX的F9P目前最為常見,板卡價格大概700-800人民幣,整機價格不超過5000元人民幣。
F9P參數(shù)如上表,與諾瓦泰7系列比主要是通道數(shù)少很多,諾瓦泰有400-500通道。車機的GPS通常只有50以下通道數(shù)。諾瓦泰7系列的RTK精度達到1毫米+1 ppm cep,F(xiàn)9P是10毫米。不過F9P的溫度上限達到85度,諾瓦泰是75度,F(xiàn)9P冷啟動是24秒,諾瓦泰是39秒以下。
還有很多人忽視的天線,天線非常重要。測繪級天線典型的如諾瓦泰的GPS-703-GGG-HV,體積頗大,直徑185毫米,厚度大約69毫米,重量530克,典型電流36毫安。車廠當然無法接受這么大的天線,并且無人駕駛可能需要3個天線,定位、定向、定姿態(tài),車廠能接受的都是鯊魚鰭那樣的智能天線,不過即使直徑70毫米的天線其信號強度僅僅是通常使用的測量型天線180mm的15%,鯊魚鰭天線就不用說了。由于RTK的載波跟蹤需要使用信號更加微弱的L2E2B2,RTK還沒上車性能就大打折扣。
奔馳旗艦EQS的天線系統(tǒng)
奔馳旗艦EQS的天線系統(tǒng),體積巨大,超過1米長,估計是放在后備箱處,這樣大的天線或許能用RTK系統(tǒng)。
P-BOX廠家的核心資產(chǎn)是算法,算法分兩種,一種是松耦合度算法Loose Coupled,將IMU和GPS接收機各自輸出的位置/速度解算值做差,差值作為組合導航融合濾波器的輸入,從而通過濾波器來估計出INS的誤差,再利用估計誤差來對慣導結(jié)果進行修正,最終得到松耦合導航的輸出結(jié)果。
緊耦合算法Tightly Coupled高大上,不過一般只有測量級GNSS接收機才具備。緊耦合結(jié)構(gòu)利用偽距/偽距率來實現(xiàn)導航子系統(tǒng)耦合,GPS跟蹤環(huán)路進入穩(wěn)定跟蹤后提取/計算出偽距/偽距率;INS經(jīng)解算后的定位結(jié)果,根據(jù)衛(wèi)星星歷計算的衛(wèi)星位置和速度,推算出相應(yīng)衛(wèi)星的偽距、偽距率。再次,把INS和GPS對應(yīng)的偽距/偽距率進行比較后得到兩子系統(tǒng)偽距/偽距率偏差,作為組合導航融合濾波器的觀測量,通過融合濾波器生成包含INS定位位置/速度/姿態(tài)及慣性器件(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和接收機時鐘誤差在內(nèi)的誤差狀態(tài)。最后,利用濾波估計誤差狀態(tài)去修正INS定位信息并輸出該信息,輸出的信息即為組合導航定位信息。近來還有人提出超緊耦合Ultra-Tightly Coupled算法和深耦合,深耦合大約介于緊耦合和松耦合之間。
基于相位載波的緊耦合算法。深耦合是發(fā)展方向,不過需要長時間摸索,沒有人能短期內(nèi)掌握深耦合。